首页 > 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设计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精选8篇)

网友分享 222560

分享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精选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精选8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1

  教学目标:

  1、 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 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具准备:

  学生学具,计数器。

  活动一:交流收集的数据。

  1、交流收集的数据,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近似数。

  2、出示“观察与思考”中的一组数据,重点讨论取不同的`精确值后数据的变化情况,从中让学生发现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如果学生发现有困难,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其他的数据,让学生再一次进行观察,直至他们发现“四舍五入”的方法为止。然后,引出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的概念。

  活动二:第11页“试一试”第2题。

  1.先出示三种近似数,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精确的程度,然后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时,重点突出选择的依据,让学生理解取近似数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懂得同样进行比较,需要用相对应的单位进行比较的方法。

  2、“讨论”,这是一题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考虑原来精确数的范围,出示这些题目时,重点可以展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四舍的”、哪些是“五入的”,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原数有几种可能的特点。当然,这道题目主要是供学生在课堂中讨论,在单元评价时,不一定要作为学生必需掌握的内容。

  活动三:实践练习。

  第12页第1、2题,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地运用到各种近似数,本题的练习目的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运用是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学生在练习第1题时,先让他们讨论,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体会到近似数的作用。同样,在练习第2题时,重点讨论为什么说“血管总长”、“电话的用记量”是一个近似数,学生只有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在今后的辨析中分清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异同。

  第3题,说说数的范围是有多种方法,本题的要求是说一说“各数在几万之间”,因此,学生在比较时,首先就按要求把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精确到万位,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比较。教师在指导这些练习时,最好采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让学生从图像上真正理解各数的范围。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2

  学习内容:

  认识更大的数

  学习目标:

  1、巩固上节课知识,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

  2、使学生能对较大数产生兴趣。

  3、为以后数的读写与比较打下较好的基础。

  学习重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十个百是( ),10个千是( )。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4、搜集有关大数的信息。

  二、合作探究

  1、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是( )。

  思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

  2、请学生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是( )。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十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4、阅读教材第3、4页,完成下题。

  (1)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 )。

  (2)一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都是( )。

  (3)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 )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都

  是( )。

  三、达标检测

  1、13819000中的8在( )位上,表示8个( );3在( )位上,表示( )。

  2、个级包含的数位有( )、( )、( )、( );万位、( )、( )、( )在万级上。

  3、一万一万的数,按顺序填数96万、( )、( )、 ( )、( )。

  4、十万十万的数,按顺序填数70万、( )、( )、( )、( )、( )、( )。

  四、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3

  教学内容:

  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体会较大数字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亿位的数,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十10个10000是多少,10个100000是多少,10个1000000是多少

  一亿等于十个一千万

  一千万等于十个一百万

  一百万等于十个十万

  二、亲身实践,巩固新知

  1、指明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5万,7个一千万,教师强调认准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七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的数,数到四千二百万。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归纳出“满十进一”的原则。

  3、一千万一千万的.数数到一亿。

  4、从九十五万起一万一万的数数到一百一十万;从八百六十万一万一万数数到一千万;从四千万起,一万一万数数到一亿

  借助计数器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抽象程度上使学生了解大数,明白“满十进一”原则

  5、十万里有()个一万

  一百万里有()个十万

  一千万有()一百万

  一亿里有()个一千万

  有关这个题,使学生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6、在计数器上拨出2345678,再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百万,几个十万,几个万,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三、总结

  不管数有多大,都要记住每相邻两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还要记住亿内数的数位顺序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4

  教材分析

  “空间与图形”包括:位置与方向,三角形。其中,位置与方向是复习利用方向(角度)与该点到原点的距离来确定平面内一个点的位置的方法。三角形,是复习三角形的特性、分类和内角和,重点是区分几种不同三角形。

  教学目标

  1、三角形的特性、分类和内角和等知识,能解决相应的`问题;能三分之一平面内一个点的位置

  2、发展空间观念,巩固概念与技术。

  3、主动参与复习,增进应用空间与图形知识的信心。

  预设过程

  一、明确任务

  1、揭题:空间与图形

  2、议: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有哪些?

  二、复习相关知识

  1、位置与方向

  1)说出台风中心的位置。

  2)说出确定位置的方法。

  板:偏方向

  方位角度距离

  3)汇报P126-7

  2、三角形

  1)自己说说三角形的知识。

  2)议: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吗?底和高分别在哪里?三边有什么关系?内角和是多少?有哪些三角形?

  3)汇报P127-8

  三、练习

  P130-10

  P131-11,12,13

  P131-15

  四、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常见的数量关系,熟悉整数应用题的一般分析方法。

  2、巩固运用列表法解决一些含有若干未知数的问题。

  3、巩固从不同角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一、复习基本数量关系。

  1、独立完成总复习(4)--4

  这道题包括4个小题,难度依次递进,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比较合适各个层次的学生独立思考。

  2、校对纠错。

  3、扩题练习,提高自动联结基本数量关系的能力。

  出示练习:

  某盐业加工厂用100千克海水可以制盐2千克

  (1)一步计算可以补什么问题

  (2)扩成2步题

  (3)扩成3步呢

  二、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第5题)

  策略分析:

  1、搞清等量关系:

  篮球个数乘单价+排球个数乘单价=1440元

  篮球单价-20=排球单价

  排球个数+篮球个数=21个

  2、未知数:两种球的个数各几个,单价各是多少?

  3、假设:全部是一种球,单价大约是1440/21,70元左右。因为总价是整十数,而个数是奇数,所以估计单价是整十数,那么在假设单价时,可以以70和50;80和60;为主要的基础进行判断。而数量可以假设一个平均数开始判断:10个篮球,11个排球。

  当篮球单价70,排球单价50时,总价1250元,太小,第二次提高单价至80和60元,数量保持不变,结果总价是1460元,多了20元,这时保持单价不变,数量调整为9个和12个,正好1440元。

  三、方案的设计:

  1、第3题设计分摊出租车总价的方案。

  策略:分摊的标准是什么?

  可以是人数--90元平均分成3份,每人分担一份。

  也可以是每人的路程--每人的路程份数:甲1份,乙2份,丙3份。全程90元平均分成6份,每份15元,再各自承担相应的份数。

  当然,本题是一道开放题,从其他角度还有很多方案,教师可以给与肯定。如果从数学的角度考虑的.,可以重点地表扬。

  2、第6题:设计电话通知方案。

  策略:可以让学生画一画示意图,作为这样一种题目,怎么样把通知的方式用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了?显然用文字是比较繁琐的,引入“树形结构图”。

  四、独立作业:第1、2题。

  独立完成。

  独立练习

  小组交流

  独立写一写这些数量关系,分析未知数

  讨论怎样通知,汇报交流,评议合理性和优缺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6

  复习要求: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使学生对本册教材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及带规律性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第1教时(总第77教时)

  复习内容:复习整、小数读写,小数性质、量的计量--教材第148页第1-3题,练习三十四1-6题。

  复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小数的相关概念;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及其应用;回忆学过的计量单位,掌握名数改写的方法和规律。

  复习过程:

  一、复习数的知识

  1.整数的概念。(第148页第1题)

  (1)十进制计数法、计数单位和数位。

  出示第37页相关内容。

  (2)多位数的读、写法则。

  出示第38-39页相关内容。

  (3)做练习三十四的第1-2题。

  2.小数的概念。(第148页第2题)

  (1)小数的意义、数位顺序、数位名称和计数单位。

  出示第86-87页相关内容。

  (2)整数的读、写法与小数的读、写法的联系和区别。

  出示第87-88页相关内容。

  (3)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

  出示第92-93页相关内容。

  (4)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出示第96页相关内容。

  (5)做练习三十四的第3-4题。

  二、复习量的计量。

  1.回忆学过的计量单位。(第148页第3题)

  (1)学过的计量单位有哪些。

  (2)个计量单位的概念及其进率。

  出示第77-80页相关内容。

  2.名数的变换、小数和复名数。

  (1)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

  (2)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及规律。

  出示第82页相关内容。

  3.做练习三十四的第5-6题。

  三、复习情况反馈。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并能应用这些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发展符号感。

  (3)进一步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能用简便方法笔算。

  (4)掌握四则混合的顺序和乘法分配律,能正确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并能运用规律简便计算。

  (5)进一步掌握倍数与因数的知识,能正确判断基数与偶数、素数与合数,正确判断2、5、3的倍数

  (6)进一步认识升与毫升的意义,并能进行换算。

  (7)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8)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平移、旋转,会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把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发展空间观念。

  (9)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会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用折线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在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反思本册教材的学习情况,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投影

  四、教学活动

  第 一 课 时

  一、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所学的内容。

  1、在小组里交流对各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学习体会。

  2、填写表格。

  二、第1题

  1、学生结合计算过程简要说说计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2、第二、三组题重点要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上的共同点。

  三、第2题

  1、重点指导学生根据每个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笔算、估算和用计算器计算。

  2、第(2)题比较笔算和估算的结果,体会笔算与估算的价值并明确估算的基本方法。

  3、合理利用前两题的结果,并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

  四、第3题

  重点指导学生根据每道题的特点以及自己的计算能力合理选择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第4题

  1、指导学生写出合乎规范的含有字母的式子。

  2、提示学生规范书写求字母式子的过程。

  六、课堂小结

  七、完成课堂作业

  第 二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二、第5题

  36+300÷12 848-800÷16×12

  (132+68)×(97-57) 972÷(720-21×33)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计算顺序,再独立进行计算,帮助学生整理并巩固对三步混合运算顺序的认识。

  三、第6题,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帮助学生正确区分应用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情况,提高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进行计算的能力。

  四、第7题

  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进一步解释所列算式的实际意义,明确解决问题思路。

  五、第8题

  可以要求学生列分步式解答,再要求学生根据分步式的思考过程列出相应的综合算式。

  六、课堂小结

  七、完成课堂作业

  第 三 课 时

  一、谈话引入

  二、第9题

  要引导学生有序思考。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1”与其他数的关系。

  三、第10题,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哪些是3的倍数?

  12 15 21 30 35 36 44 50 57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判断的理由。

  四、第11题,把下面的数分成两类,你想怎样分?

  2 15 8 17 20

  可以把这些数分成基数和偶数,也可分成素数和合数。学生如有其他分法,只要合理,也应给予肯定。

  五、第12题

  重点指导学生用画图连线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要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想到可以列乘法算式求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六、第13题

  启发学生思考:当长是8米时,宽应该是几米?结合画图明白宽1米后,再让学生独立计算面积。

  七、课堂小结

  八、完成课堂作业

  第 四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二、第14题

  1、指名读题。

  2、你想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画线段图)

  3、学生在画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时,只要能大致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即可,不必要求画得过于具体、精细。

  4、根据线段图列式解答。

  5、交流、评价。

  三、第15题,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让学生借助具体例子说说对1升和1毫升的认识,再让学生借助1升和1毫升的直观表象以及对它们相互关系的`理解完成相应的填空。

  四、第16题

  1、学生独立填写括号。

  2、反馈、交流。

  五、第17题

  1、学生在点子图上按要求独立画一画。

  2、引导看图说说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六、第18题

  1、引导学生回忆这几种图形的高的含义。

  2、再分别画出底边上的高,并标上直角标记。

  七、第19题

  1、用小棒实际操作感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第(1)题解释操作结果。

  3、第(2)题通过操作和讨论,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八、课堂小结

  九、完成课堂作业

  第 五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二、第20题

  1、独立解答。

  2、说说思考的过程。

  三、第21题

  1、独立画一画。

  2、交流画图的过程,展示操作的结果,进一步明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把一个简单的图形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平移或旋转90度的方法。

  四、第22题

  1、教学前,要预先布置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了解自己上学以来每学期期末的身高数据。

  2、教学时可以先出示两幅其它内容的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说所表示的信息以及它们表示数量的不同特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6-178页第8--13题,练习四十二的第18-19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会解答比较容易的行程应用题。

  教学过程:

  1.复习解答应用题的-般步骤。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解答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气上学生多说一说,教师板书。然后教师把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完整地说一遍,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解答应用题时要经过哪些步骤,在每个步骤中应该怎样做。尤其是在分析数量关系之后,确定算法、列算式时,要尽量用简便方法解答。

  复习归一、归总应用题。

  让学生打开书第176页,做第9题,指定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教师了解有多少学生分列式,有多少学生列综合算式。然后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按照解答应用题的步骤解答的,怎样分析数量关系。教师再按照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完整地讲-遍,说一说怎样列综合算式。表扬列综合算式解答的学生,并鼓励分步列式解答的学生,以后要尽量列综合算式解答。

  3.复习行程问题,做第177页第1l题,指名读题,提问:“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做。

  4.课堂练习。

  做练习四十二的第18、19题。

  5.小结。

  教师结合第19题的解答过程,再复述一遍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课题五: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练习四十二的第22-31题。

  教学目的:

  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口算练习。

  做第26题。让学生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教师把时间控制在4分半。订正时,了解有多少学生没做完;有多少学生做完了,但错误率超过15%。这些学生在口算上没有达到教学要求,要加强练习。可以抽出几道题指名说一说口算方法。

  2.笔算练习。

  第27题,要检查学生在点小数点、移动小数点及验算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补充练习。

  第28题,先让学生独立做。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还要检查有多少学生没有达到教学要求,对他们要加强辅导。

  3.应用题练习。

  第30题,让学生先独立做。可能大部分学生都能列出算式,让学生再想

  一想怎样做。

  第31题,教师提示学生,如果摩托车的速度直接给出,怎样算这道题;再想一想,摩托车的速度是汽车的1.2倍应怎样列式计算。再让学生做题,集体订正。

AD位1

相关推荐

高山仰止,可望难即,满天神佛何处觅指是什么生肖,精准解答精准落实

传统文化

法相千变,形形色色,近在眼前人不识是什么生肖,精准解释落实

传统文化

何处飞来鸿双影代表最佳生肖,解释词语落实释义

传统文化

”无可非难”指最佳生肖,释义词语落实解释

传统文化

一言之词五可中,码有码路三四条的最佳生肖什么,解释释义落实词语

传统文化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上册《作息时间表》教案(精选6篇)

下一篇:大班数学认识序数教案(通用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