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试试卷  > 语文试卷 >

专题09课外阅读(一)写景抒情类文章阅读-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专项训练(统编版)

网友分享 211720

分享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专项训练

专题09课外阅读(一)写景抒情类文章阅读

备考策略

一、听音观形想象画面的方法。

1.找到描写景物声音、形态的重点词句。如《观潮》一文,体会钱塘江大潮之“奇”,我们可以先在文章中画出描写大潮的声音或形态的词句,如“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是描写声音的句子。

2.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如《观潮》中,“闷雷滚动”的意思是雷声不断在大地和云层中间来回反射,就像雷声在滚动一样,

3.把词句所描绘的景象还原成画面。如“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开动脑筋想象“闷雷滚动”“山崩地裂”的画面,就能还原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了。

二、虚实结合想象画面的方法。

1.了解文中哪些是现实的景、物,哪些是想象出来的。如《繁星》第三自然段中深蓝色的天空,半明半昧的星、船等是实写;萤火虫在周围飞舞、星星眨眼、睡在母亲怀里等是虚写。

2.虚实结合想象画面。如《繁星》中作者通过现实的景、物,想到在母亲的怀抱里的舒适、安全和信赖的感觉。我们可以借助这种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将作者的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可感的画面。

三、融情入境想象画面的方法。

1.阅读融情。在阅读《走月亮》一文时,我们可以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感受到月光下动人的场景和美好的意境,体会到柔和的月光充满着无限的情谊,感受到爱的存在。(1)文中所选取的景物是美好的、易触发情感的,如月光、稻田等;  (2)在记叙中有抒情,如文中带有“哦、啊、哟”的语句多是抒情句;  (3)联想和想象,如和阿妈走到了稻田边,联想到阿爸就要回来了,想象月亮牵着星星在走,无一不渗透着对亲人的美好情感。(4)反复,如“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把读者一次次带入月光中,让读者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感情。

2.阅读入境。在阅读《走月亮》一文中的“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时,先想象一下假如我们自己走在月光下,看到月光闪闪的溪岸、石拱桥、月影团团的果园、庄稼地和菜地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三、进行细致观察的方法。

1.选好观察对象,全方位、多角度观察。注意观察对象的特点,写出它的方位、形状、大小、颜色等。如《蟋蟀的住宅》一文,作者认真观察了蟋蟀的住宅与其他昆虫的住宅的不同。

2.关注细节。如《暮江吟》,作者观美景的同时,分别捕捉到了夕阳西下和夜晚皓月当空的不同景象。

3.观察有序,重点突出。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不要求面面俱到,要有重点地观察事物最突出的特点。如《爬山虎的脚》中,作者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重点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

四、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并用心思考的方法

1.多种感官参与观察。用眼睛看、用耳听、用鼻闻、用口尝、用身体感觉。

2.边观察边思考。比如“爬山虎为什么能爬墙?”带着这个疑问去寻找答案,就能有目的地观察。再如“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蟋蟀用这个平台干什么呢?经过观察,这个平台是用来“弹琴”的,可见蟋蟀是很讲究生活品质的。

五、进行连续观察的方法。

1.锁定最感兴趣的观察目标。在一段时间内,对同一事物进行连续不断的观察,用图文结合或做表格的方法实时记录观察结果。

2.观察植物时,可按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顺序,对不断变化的情况和状态进行多次、反复地追踪观察。

3.观察动物时,可以按生长情况写出其变化过程,也可以观察其生活习性等。

如《蟋蟀的住宅》一文,作者经过连续观察,发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了解了蟋蟀住宅的建造经过。

专项训练

一、课外阅读。

觅春

①在乡间的田野上,我赤着双脚,踏在酥软的草地上,哼着一首婉转悠扬的曲子,奔(bēn  bèn)向美丽的大自然,去寻找春的足迹,去感受春的气息。

②看!田间的小草早已探出了尖尖的脑袋,多嫩,多鲜!那是一种说不出的绿意,一种令人神往的绿意,像碧玉,像翡翠。一阵微风吹过它们,像母亲甜蜜的吻,让人回味。“啪嗒,啪嗒”,一滴雨落在我手上,声音清脆悦耳。不知何时,那细如牛毛、花针的雨丝正斜织着、滋润着大自然的万物,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qián  qiǎn)入夜,润物细无声”呀。远处如烟似雾的的山峦和田野里升腾起来的袅袅炊烟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幅美丽的田园图画。

③风停了,雨住了。远处的田野上,农民正在忙碌地播种。是啊,“春雨贵如油”。“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华秋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行春风,难得秋雨。正因如此,农民才给这嫩绿可爱的小苗注入了无限的希望。瞧,他们干累了,抬起头,露(lù  lòu)出了幸福的微笑。

④此时此景,我情不自禁(jìn  jīn)地高喊: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这希望的田野里。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阅读第②自然段,完成填空。

“我”到_______寻找春的足迹,看到了_______,听到了_______,想到了_______。

3.下列句子中与“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一日之计在于晨                   B.春江水暖鸭先知

C.春天的竹笋节节向上               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4.文章是按照_____顺序写的。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

5.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在写法上与其他三项不同(    )。

A.那细如牛毛、花针的雨丝正斜织着、滋润着大自然的万物。

B.小草早已探出了尖尖的脑袋,多嫩,多鲜!

C.那是一种说不出的绿意,一种令人神往的绿意,像碧玉,像翡翠。

D.远处如烟似雾的的山峦和田野里升腾起来的袅袅炊烟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幅美丽的田园图画。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太阳花

太阳花是一种草本植物花。它的茎是淡红色的,很粗,就靠它吸收地下的养分供花生长。它的叶子很小很小,弯弯的,就像一个没有熟的小香蕉。它的花也很小,有红色的、黄色的,还有白色的。它的花既比不上水仙清雅,也不如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

太阳花的生命力很强。听爸爸说,太阳花不要根也能栽活。我起初不相信,拔起一株太阳花剪掉它的根,插进花盆里做实验。过了几天,我拔起那株花,它的底部已经长出了三四根胡须似的小根。

太阳花还耐旱。有一次,一连好几天我忘了给月季花和太阳花浇水。月季花已失去了昔日的娇艳。太阳花却仍旧精神抖擞,并向月季花微微点头,好像在笑月季花的娇嫩。

太阳花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而它向人们要求的却极少极少。一捧泥土,一束阳光,它就能开花,就能吐香,就能给大地增添生机。

1.从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茎       (    )的君子兰       (    )的月季花

(    )的叶子     (     )的太阳花      (     )的水仙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昔日——(    )  增添——(    )

起初——(    )  仍旧——(    )

3.用“”画出文中比喻句,写出用_______比喻_______。

4.用“__”画出第2、3自然段的中心句。

5.仔细读短文,判断选择,对的打“√”,错的打“×”。

(1)太阳花不要根也能栽活,可见它的生命力很强。      (    )

(2)太阳花是一种木本植物花。                        (    )

(3)“它的花既比不上水仙清雅,也不如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这句话是说太阳花既比水仙清雅,也比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       (    )

6.填空。

(1)短文4个自然段都是围绕______来写的,其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太阳花的样子时,从它的_____、_____、____三方面来写的。

(3)作者写“太阳花”时,抓住了它的_____、_____,同时还通过和水仙、君子兰进行_____,反映它外表的_______。为后文对太阳花品质的赞美作了铺垫。

三、课外阅读。

观日落

①我最爱看日落的景观。今天我又登上高处,观赏日落。

②我抬起头,只见那万里的晴空本来是淡蓝色的,像明净的湖水,现在变得越来越蓝,越来越浓了,简直像画家在用蓝色的画笔层层加深。太阳已经斜靠着西出,它收敛起刺眼的光苦,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露着红红的脸蛋儿。在它的周围,有一束束灿烂的光,一圈圈柔和的圆晕,它身边的天空却呈现出黄里透紫的悦目色彩、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披上一层金光,显得分外壮观。

③过了一会儿,太阳的光更柔了,可它的脸颊更红了,像个大红球,向着天空,向着地面,向着山峦喷出了红艳艳的嫩光。它身边的晚霞不断地扩大着范围,更换着锦衣,粉红的、红的、紫的……五光十色,好看极了。霎时间,艳丽的晚霞弥漫了大半个天空,像铺开了一匹巨大的瑰丽的绸缎。

④太阳慢慢地向西山背后退去,最后只一跳,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它身边的晚霞也在归林的鸟雀声中收起最后一丝光泽。我凝视着天边,我的心久久陶醉在这日落的景观之中……

1.短文中“过了一会儿”“霎时间”都表示时间短暂,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再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中加点词语“五光十色”的意思是什么?请用“__”在文中画出一个表现这一词语意思的句子。

3.短文中,作者按照________顺序描写日落的景色。

4.根据短文内容来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画波浪线的句子将夕阳比作小姑娘红红的脸蛋儿,形象地写出了夕阳的颜色。(    )

(2)画横线句子中的“跳”字换成“落”字更好,因为“落”字能更加直观地表现出太阳落山时的状态。(    )

四、短文阅读。

秋的赞歌

①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shān)而来,叩(kòu)响了秋天的大门。

②它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驱散夏季的酷热。它是那高远澄静的天空,它是那纤尘不染的池水,它是那缠绵悱恻(fěi cè)的雨丝,它是那皎洁无比的满月……

③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然在柳树上鼓噪着它的乐章。水面残荷点点,成熟了的莲蓬开始从夏日的梦中醒来。玖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在渐冷的秋风中延续着青春的美丽。桂花开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

④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风渐渐大了起来,卷起干枯的黄叶,蝴蝶般地飞旋着,仿佛纷纷坠落的音符,装点着清冷的秋晨。阳光照在蜷缩起来的枯草上,倦倦的,添了几分秋的寒意。霜花在静谧(mì)的夜晚走进了庭院。早晨起来,屋顶上,草地上,到处白花花的一片,窗户上蒙着一层白气,为调皮的孩子们提供了一块一展画技的地方。时不时地落些秋雨,细细的,绵绵的,那缥缈的游丝蒙着游子的心。“一阵秋雨一阵凉”,一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冬的序曲。

⑤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有的若绿波微微,有的像玉指纤纤,清淡疏朗,仪态万方,它们各展其貌,热热闹闹地打扮着秋天。枫树也擎(qínɡ)起了火炬,层林尽染,漫山红遍,那火热的色彩点燃了生命,也点燃了秋天。松柏翠绿依旧,沉稳地微笑着,注视着这并不缺少色彩的秋。

⑥似乎离秋最远的是春了,然而春天也派来了使者,参加秋的盛会。瞧,春天播种下的希望如今都已成为收获。那沉甸甸的金穗,那饱满硕大的果实,无一不在向人们炫耀着这个流光溢彩的季节。在秋风里,丰收是金色的,喜悦也是金色的。

⑦秋天,对于充满热情的人来说,是个美丽可爱的时节。它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它深沉中透露着成熟,冷峻中洋溢着热情。

⑧随着落叶飘逝的每一个秋天,都为热爱它的人们留下了一份金色的礼物。我祝福秋天……

1.文中说“它(秋天)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说它兼容四季,是因为秋天里有夏天的感觉:“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秋天里有冬天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秋天里有春天的感觉:“______________”。说它有着自己的个性,是因为它“__________”。(用短文中的语句填写 )

2.作者选取了很多景物表现秋的特色,你最喜欢的是________(景物),文中是这样描写的:____________。

3.本文通过对______的描绘,抒发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4.描写秋的诗句很多,课内我们学过:“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

课外我们积累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____________。”“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五、课外阅读。

黄果树瀑布

①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②刚进入黄果树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剩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③透过树的缝隙,我们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④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⑤黄果树瀑布(    )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    )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我们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⑥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我们聆听着訇(hōng)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⑦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有删改)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用“         ”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外观的句子。

3.第⑤自然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了黄果树瀑布,表现了黄果树瀑布_________的特点。

4.短文是按_________的顺序写的,先写远听_________,再写近观_________。

5.关于短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文第一段是全文的主旨句,起到开篇点题的作用。

B.与庐山瀑布对比,是为了突出黄果树瀑布不够长。

C.短文最后一段提到了徐霞客,是因为徐霞客建造了黄果树瀑布。

6.你会怎样赞美黄果树瀑布呢?用一两句话表达你的感受。

AD位1

相关推荐

”无可非难”指最佳生肖,释义词语落实解释

传统文化

今期猪虎龙出特,四十结伴九难寻是猜一最佳准确生肖,释义落实成语作答解释

传统文化

时望所归代表什么生肖,猜打一最佳生肖解释释义词语

传统文化

2025年全国部分省市小学及初高中寒假校历(必看)

动态要闻

2025年河南多地期末考试时间(必看)

动态要闻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专题10课外阅读(二) 神话传说故事阅读-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专项训练(统编版)

下一篇:专题08课内阅读-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专项训练(统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