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设计 > 化学教案设计 >

[教学设计]化学与资源的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

网友分享 182488

分享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分为两部分。教材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这一视角,阐明化学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上节内容相辅相成。第一部分首先从资源需求和环境污染出发,引出关于现代世界几种常见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的组成和用途。在介绍主要能源中,重点讲述了根据不同工业需求,提出石油的裂化、裂解的工业原理。由于工业需要,又可以将原油精炼成为不同成分的产品,并将所得产品应用于各行业的生产,这也是现代化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纵观历史,从使用火到水、木材、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人类能源的来源全部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其中的大多数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仅仅注重资源开发是远远不够的,就必须做到合理开发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还要保护环境。而现代化学不仅在资源开发上能发挥重要作用,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同样有用武之地。而教材第二部分涉及到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的要求不高,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资源观念。因此,在学习第一部分内容之后,教材又安排了第二部分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对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二、学生分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创设情景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本教学方案设计旨在通过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颇有交互性的网络环境,使学生在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切实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最终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注意力持久,并已初步掌握了上网浏览、上网搜索信息的能力。同时,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他们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下,利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教学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建构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由于学生对平时所学的化学知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因此,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教学平台,创设良好的具有交互性的网络环境,使其在图、文、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系统地学习,同时增长了上网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设计思想

    根据教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本节两部分内容分别作如下设计,第一部分:任务布置→情景导入→自主探究→交流评价→归纳小结;第二部分:创设情景→自主探究→网上讨论→反馈评价。其中教学后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会,进一步实现知识延伸和迁移。通过讲授法、演示法和学生操作计算机、上网浏览有关信息,以讨论法、谈话法和课外活动等形式组织整个教学过程。在设计网络课件时分成9个小专题,分别是:当今主要能源类型;我国现代能源发展状况;煤的干馏产品和利用;天然气的成分和利用;石油的裂化、裂解和乙烯聚合的原理;我国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和提倡绿色化学的策略与方案;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学生论坛。

教学流程图:

 

          

 

 

       

 

  四、教学准备

  1.软件:

网页浏览器、网页制作工具(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2004)

  2.硬件:多媒体课室

  3.网络课件制作

  (1)检索有关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资料。

  (2)整理资料,课前利用Dreamweaver Mx 2004制作网络课件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

  (3)将教学中要利用的网上信息置于校园网上,还使用asp技术设计了学生BBS论

坛(1、假如你是国家能源部部长,你对资源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要采取哪

些措施?2、以现在学生的身份,你觉得在资源的保护方面可以做些什么,在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4)课上使用powerpoint 进行教学有关的课堂演示,IE浏览器浏览全堂课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目标

具体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常识性介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

(2)了解煤干馏的主要产品和用途,并认识到天然气的充分利用在现代能源中的促进意义;

(3)区别石油工业精练中裂化、裂解的原理;

(4)常识性介绍环境资源保护的意义;

(5)能写出石油精练中对应的常见馏分分解和乙烯聚合有关的化学发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石油裂化、裂解原理及乙烯聚合原理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并掌握个别到一般的科学学习方法;

(2)通过网络环境支持下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初步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课外知识的延伸(辩论活动),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浏览网页中近、现代能源利用情况和出现的问题的相关内容,体会到进行能源合理利用、保护环境和提倡绿色化学的责任感;

(2)利用网络教学提供视频、图文并茂的知识内容,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的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的观念。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特别是石油的利用;

2、通过学习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加强环保意识并培养绿色化学

的理念。

(二)教学难点

1、石油裂化、裂解的原理;

2、乙烯聚合反应的原理。

七、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任务布置→情景导入→自主探究→交流评价→归纳小结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任务

布置

1、引导学生浏览网络课件

2、下载课件,介绍课件使用。

1、浏览网络课件

2、下载课件

做好基础工作。

 

 

情景

 

导入

 

1.引导学生浏览网络课件中“常见的能源类型”,“我国现代能源发展状况”两部分内容。概括:我国资源非常丰富,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1.浏览网络课件中“常见的能源类型”“我国现代能源发展状况”两部分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学习情境。

激发对我国资源如此丰富的莫大自豪感。

 

自主

探究

 

 

1.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煤的干馏的成分及用途?煤的气化过程?

(2)天燃气的主要成分?

(3)石油裂化、裂解的原理?你认为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的哪里?

(4)合成材料与石油裂化物的关系?

(5)石油裂解产物乙烯的聚合原理?从中你得到什么哪些主要信息?

(6)概括天然产物与合成产物的异同?其优缺点?

2.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提供适当帮助和指导,对学生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作个别辅导。

1.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利用教师准备好的网络课件进行自主探究,通过超级链接转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学习。

2.积极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3.浏览教师所提供的网站,并进一步深入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交流

 

评价

1、  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对交流起组织作用

2、  对交流作点评、点拨,以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同学之间分享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并不断修正对问题的看法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归纳

 

 

小结

1、对自主探究提出的问题作概括与总述。

2、对典型的问题答案进行展示与分析:

问题(3):裂解是石油产品的深度裂化

问题(5):

CH2=CH2+CH2=CH2

+CH2=CH2+…

―CH2―CH2―CH2―CH2―CH2―CH2―…

n CH2=CH2 [CH2―CH2 ] n

 

学生整理本节所获得

的信息,归纳总结内

容、要点。

 

 

呈现形成性练

习,将知识进

一步内化。

 

第二部分:创设情景→自主探究→网上讨论交流→反馈评价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

情景

引导学生浏览网络上一些关于环境的图片与视频。

 

1.浏览网页中“环境的图片与视频”。

2.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提高学习兴趣

 

 

自主

探究

1.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绿色化学与“原子经济”的关系?

2、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提供适当帮助和指导,对学生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作个别辅导。

1、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利用教师准备好的网络课件进行自主探究。

2、积极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网上

讨论

交流

1、假如你是国家能源部部长,你对资源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要采取哪些措施呢?

2、以现在学生的身份,你觉得在资源的保护方面可以做些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3、引导学生使用BBS,将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在网络上发布

将各自学习的结果,进入网络进行交流。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选择不同的专题对问题展开讨论,并采用语言等形式辅助网上交流。

 

培养学生与他人分享学习资源和成果的精神

 

反馈评价

1、交流对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绿色化学的认识,并进行点评。

2、或就化学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绿色化学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等。

学生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在BBS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形成不同的学习个性

 

八、知识延伸:请根据所学的内容,并搜集必要的资料,就支持和反对大量生产和使用合成材料展开辩论。可以参考下列正方和反方的一些观点:

正方观点举例:

(1)生产和使用合成材料可以更加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2)生产和使用合成材料可以使利用太阳能变得方便、经济和实用。

(3)用合成材料替代木材、棉花、天然橡胶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反方观点举例:

生产和使用合成材料等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质,超出环境的自然消化能力,

这不是科技的进步,而是异化和倒退。

(2)废旧合成材料的回收和利用并不容易,甚至有些材料的回收再生成本大大高于

制造成本,经济上考虑根本不合算。

(3)天然的东西是最好的,我们应该提倡“回归自然”的绿色生活方式,拒绝生产

和使用合成材料。

 

总之,本节课是采用网络环境支持下的“学生自学讨论-师生共同归纳”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环保和资源保护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十、学习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表现水平

自评

他评

师评

清楚探究的内容,收集充足而准确的信息

 

 

 

通过整理获得对问题理解的有效信息

 

 

 

能根据有关材料,对所探究的问题提出自己观点

 

 

 

呈现形成性学习,将知识内化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积极参与网上讨论,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能尊重他人,有善于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积极参与知识延伸活动,并提出自己建议

 

 

 

将自我成果展示,与他人分享资源

 

 

 

与不同观点的群体交流,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

 

 

 

表达清楚、观点清晰

 

 

 

适当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

 

 

 

 

AD位1

相关推荐

”无可非难”指最佳生肖,释义词语落实解释

传统文化

今期猪虎龙出特,四十结伴九难寻是猜一最佳准确生肖,释义落实成语作答解释

传统文化

时望所归代表什么生肖,猜打一最佳生肖解释释义词语

传统文化

2025年全国部分省市小学及初高中寒假校历(必看)

动态要闻

2025年河南多地期末考试时间(必看)

动态要闻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教学设计]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之乙烯

下一篇:《化学能与电能》探究式复习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