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继续教育 > 自考资讯 >

广东职业教育条例

网友分享 222411

分享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职业教育体系

第三章 职业教育推行

第四章 校企合作

第五章 保障手段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步职业教育,提升劳动者素质,培养革新型、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创业,服务经济社会进步,依据《中国职业教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质,拟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地区内的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及有关活动。

本条例所称的职业学校包含技工学校。

第三条 推行职业教育应当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常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方位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应当加大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第四条 进步职业教育应当健全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坚持面向市场、服务进步、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形成定位明确、科学适当的层次结构,适应本省经济进步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第五条 进步职业教育应当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革新职业教育模式,引导社会支持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进步全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和布局,推进职业教育协调进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进步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规划,履行进步职业教育职责,依法加大职业教育督导工作。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

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分别负责有关的职业教育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有关工作。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对行业组织的指导,支持行业组织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功能,并强化监管。

行业组织应当履行发布行业人才需要、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拓展水平评价等职责,打造行业人力资源需要预测和就业情况按期发布规范。

第九条 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参与进步职业教育。

第二章 职业教育体系

第十条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中等职业学校推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包含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教育,依据需要和条件分别由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推行。其他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规范和程序,可以推行相应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统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进步,省人民政府统筹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进步。

第十一条 职业培训包含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与其他职业培训,可以参考实质状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主要由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推行,其他学校或者教育机构可以参考自己条件,拓展面向社会的、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第十二条 技工学校分为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和普通技工学校。技师学院重点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高级技工学校重点培养中级工、高级工;普通技工学校重点培养中级工。

技工学校按隶属关系由省、市人民政府统筹管理。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和多样化,打造各类培训主体平等角逐、职员自主参加、政府购买服务的技能培训机制。

鼓励有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托企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打造现代化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手段在资金、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区域、民族区域职业教育进步的扶持,改变其职业学校办学条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托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拓展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构建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借助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拓展残疾人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接纳残疾学生。

第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打造和健全终身教育学分规范,通过学分积累、转移和互换,促进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衔接连通、互通互认,推进非学历教育学习成就与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构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营业额成就互认的终身教育资历框架体系。

受教育者通过继续教育或者培训等方法,积满中等职业教育需要的相应学分,经认定可以获得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或者相应技能等级证书。

受教育者通过继续教育或者培训等方法,积满与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的相应学分,经认定可以获得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或者相应技能等级证书。

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打造职工教育培训规范,组织职工参加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承担公共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

第三章 职业教育推行

第十七条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实行。

依据高等学校设置规范规定,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可以纳入高等学校序列。

第十八条 职业学校应当依法拟定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章程和管理规范,健全治理结构,革新办学体制机制。

第十九条 职业学校可以依据经济社会进步、产业进步和人才需要情况自主设置、调整专业,并向有关主管部门备案。职业学校设置国家控制专业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职业学校应当配备相应设施设施,建设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实习实训基地。

第二十条 省级有关部门应当健全职业学校教师聘任和职称晋升规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和培训纳入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职业学校分别负责编制本地区和本学校教师培训规划。

第二十一条 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应当依据省拟定的教职工编制标准,根据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和进步定位,结合当地实质,动态核定公办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革新职业学校机构编制管理方法。

鼓励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和企业聘用专业技术职员、高技能人才和管理型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

第二十二条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维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高教育招生比率适合,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拟定年度招生计划。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打造统一招生平台,对本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实行中等职业教育、普高教育统一招生录取。

第二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拟定职业学校类别招生录取方法和高等职业学校招收技能拔尖人才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采取注册入学规范。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或者高中毕业学生申请并经学校批准,可以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或者培训。

高等职业学校主要采取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考察相结合的考试入学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应届及往届毕业生可以通过职业教育类别考试方法或者普通高考考试方法进入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本科高等学校学习。

完成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应届及往届毕业生,可以通过职业教育类别考试方法进入本科学历教育。完本钱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可以通过考试进入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教育。

第二十四条 职业学校应当根据国家和省规定的专业教学标准和水平需要,打造管理规范和教学规范,拟定人才培养策略,打造内部品质保障机制。

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应当结合职业教育的特征,加大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开发、撰写、引进体现新常识、新技术、新工艺、新办法及具备地方特点的传统工艺、传统技术等具备职业教育特征的课程和教程。

职业学校应当打造学生革新创业支持体系,可以在课程研发、学时学分、师资保障、场地建设、专利保护、资金支持、奖励手段等方面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进行革新创业活动。

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推行职业教育水平年度报告规范,组织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对职业教育水平进行评估,编制年度水平报告并按期向社会公开,同意社会监督。

第二十五条 职业学校教育可以实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教育,修业年限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行。

第二十六条 实行学分制的职业学校,应当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在保证完成教学总学时和修满总学分并符合规定标准的首要条件下适合缩短或者延长修业年限。

职业学校可以拟定学分认定的具体推行方法。

学生的科技创造创造、竞赛活动成绩,与被社会有关部门使用或者在解决生产实质问题中获得较好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的论文、设计、调查报告和研究成就等,可以折算为课程学分。

第二十七条 鼓励职业学校联合开设优质课程并推进师资、课程、实训基地的共享与学分互认。

职业学校应当拟定课程免修、学分替代等管理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高之间,可以实行学生学籍互转、学分互认。具体方法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拟定。

AD位1

相关推荐

高山仰止,可望难即,满天神佛何处觅指是什么生肖,精准解答精准落实

传统文化

法相千变,形形色色,近在眼前人不识是什么生肖,精准解释落实

传统文化

何处飞来鸿双影代表最佳生肖,解释词语落实释义

传统文化

”无可非难”指最佳生肖,释义词语落实解释

传统文化

一言之词五可中,码有码路三四条的最佳生肖什么,解释释义落实词语

传统文化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2020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延期举行的公告

下一篇:福田教育局2019年6月公开使用劳务派遣职员拟使用职员名单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