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电商下的电子原始凭证
在传统的会计信息管理软件中,原始凭证主要表现为在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纸介质原始单据,经过经办职员签字、盖章后作为正式原始会计凭证进入会计信息管理软件。会计职员根据会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确认审核后,据此填制记账凭证。至此,作为会计信息管理软件的输入数据正式产生。经过签字、盖章的原始凭证可以证明业务已经发生,可以明确业务发生过程中的责任人,具备法律效力。
在现在的技术条件和电商环境下,原始凭证不再只以纸张作为记录的载体,还可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磁介质或光介质上,很大地改变了原始凭证的传递和存在方法。所以大家有必要结合电子原始凭证的特征,对会计信息输入系统遭到的影响作一粗浅的探讨。
1、电子原始凭证的特征
电子原始凭证本质上跟传统的纸质原始凭证没两样,都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为证明经济业务发生及其有关责任人承担责任而直接形成和用的,具备规范形式和法定功用的信息记录。但因为载体的差异,与纸质原始凭证相比,电子原始凭证具备以下特征:
1.无形性。电子原始凭证实质上是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组电子信息,是无形物。电子原始凭证的生成,需要借用肯定的计算机设施才能完成,而不像纸质原始凭证那样由人工直接书写或打印完成;电子原始凭证的阅读也需要借用肯定的计算机设施从存储器中调阅;电子原始凭证的传输通过互联网通信设施以信息流形式完成;电子原始凭证的保存一般也使用磁介质或光介质形式而不是书面打印形式。
2.内容与载体相离别性。电子原始凭证的存放载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存放在磁介质的磁盘上,也可以存放在光介质的光盘上,还可以存放在电子介质的USB电子硬盘上。同时,它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不同计算机之间传递,也可以在不同介质载体之间相互复制,而信息内容不发生任何变化。
3.不稳定性。传统的纸质原始凭证一旦形成,其形态和内容不再发生变化,除非遭受不可抗拒的灾害事故,在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内其有形物质及其内容的稳定性是有保障的。电子原始凭证及其载体除在遭受不可抗拒的灾害事故时易损毁外,几乎还时刻面临着计算机硬件设施问题、通信线路问题、误操作问题与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感染等方面的威胁,所以具备很大的不稳定性。
4.易篡改性。传统的纸质原始凭证一旦生成,具备不可改动性,若有改动,也容易留下痕迹。比如,对部分允许修改的会计资料,会计法规严格规定了修改的办法、需要,如使用划线更正法,并留下修改人签字、盖章等。电子原始凭证是以磁介质或光介质作为信息载体的,对其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时不可能在磁介质或光介质上留下痕迹。
5.技术性。电子原始凭证的生成、确认、传递、存储,与其靠谱性、安全性、完整性和可验证性等,都是打造在一系列的高技术之上的,这类特征决定了对电子原始凭证的处置和加工与对纸质原始凭证的处置和加工具备非常大差异,这给传统的会计信息输入系统带来不小的冲击。
2、电子原始凭证对会计信息管理软件的影响
电商的进步促进了电子数据的广泛用,在企业管理中,大家期望通过电子合同来保证互联网买卖的安全和快捷,以提升生产效率。同样地,对于企业来讲,大家期望可以充分合理地借助电子原始凭证的易传递、易复制性为会计信息管理软件带来高效率。从收到原始凭证到原始凭证变成会计信息进入会计信息管理软件,要经过“审核—编制分录—录入”的过程,在用电子原始凭证的状况下,大家需要借助其特征,将会计常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改进传统会计办法,同时进一步规范电子原始凭证的内容,使其标准化,如此可以借助计算机高效、飞速地完成这类过程,以提升会计信息的采集速度,使其有关性、准时性、准确性都得到增强。
1.凭证审核方法的改变。对凭证的审核包含对凭证经济内容和凭证生效要点的审核。无论何种介质,对凭证经济内容的审核都是重点,并且审核办法都是相同的。而对凭证生效要点,即凭证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的审核,因为介质不同,做法也完全不同。完整性审核是对凭证内容是不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变化进行审核,以保证收到的凭证内容与发出时的凭证内容维持一致。不可抵赖性审核就是对发送方的身份进行审核,确认凭证是由发送方发出的。通过这两项审核,可以保证凭证是发送方发出的真实意愿。
传统的纸质原始凭证一般为特制的发票,有水纹、密押等防伪手段。对它的完整性审核主如果看凭证是不是真实,凭证上是不是存在涂改痕迹,涂改的地方是不是有涂改人的签字、盖章,大小写金额是不是相符,金额的书写是不是规范等等。对它的不可抵赖性审核主如果辨别单位印章是不是真实。因为纸质原始凭证的防伪特点比较容易被模仿,假凭证、假发票、假印章可随便获得,涂改添加的方法也愈加高明,这需要会计职员应具备肯定的防伪能力。但会计法规没办法对会计职员的防伪能力进行量化,不可以说明会计职员应辨别出什么假凭证,也就没办法对会计职员应承担的责任进行具体规定,所以对纸质原始凭证的审核具备肯定的风险,其审核的靠谱性取决于会计职员的防伪能力、责任心甚至道德水平。
在用电子原始凭证的状况下,因为电子原始凭证的内容与载体相离别和易篡改性特点,不可能像对纸质原始凭证那样对载体进行审核,所以主要通过技术方法来保证凭证两项生效要点的真实性,一般把这一系列技术方法称为电子签名。
电子原始凭证进行电子签名的过程为:报文发送方用散列算法从报文中生成一个固定长度的报文摘要,用私有密钥对报文摘要进行加密后形成发送方数字签名并发送。所以收到电子原始凭证的企业应第一从认证中心获得发送方的公钥,再用它来解出报文摘要,同时对报文进行散列运算得到报文摘要,假如这两个报文摘要相同,就能确认这个凭证是签名者发送的,并且凭证的内容维持了发送时的原始状况,没被更改。这个审核过程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因为有关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而且它使用的是第三方审核的方法,认证中心具备独立的经济、法律地位,所以这种审核方法比审核纸质原始凭证更为靠谱和快捷。
这种做法使电子原始凭证的优势基本没发挥出来,也妨碍了会计工作效率的提升。这有两个客观缘由:一是因为电子原始凭证不具备法律上的证明效力,需要以纸介质保存并签字、盖章;二是因为原始凭证开具的地区范围广泛,票据五花八门,内容格式各异,信息不标准,非常难被会计信息管理软件自动接收,需要由会计职员加工和录入。
国内对电子数据(包含电子原始凭证)的法律地位的规定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今年6月《电子签名法(草案)》已正式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该法被觉得是中国首部真的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它确立了电子文件和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为文件和要紧信息的互联网传输及保存提供了法律依据。其中对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有效性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安全的电子签名具备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同等的效力”,满足特定需要的数据电文不仅能够“视为符合法律法规需要的书面形式”,还可以“视为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原件形式需要”,也可以“视为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文件保存需要”。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一旦确立,那样相应地,电子原始凭证、电子合同等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既然电子原始凭证的法律效力问题马上得到解决,那样剩下来的就是电子原始凭证内容标准化的问题了。电子原始凭证具备无形性、内容与载体相离别性等特征,这决定了对电子原始凭证的规范主如果对其内容的规范,标准化的内容可以任意变换载体,可以用任意符合标准的软件来读取内容。
因为原始凭证是对经济业务的反映和记录,所以对凭证的内容进行规范时,第一要对经济业务的内容要点进行剖析。会计信息管理软件的REA建模办法觉得,可将一项经济业务中的内容要点分为三种:资源、事件和参与者。它们是会计信息管理软件需要记录的资料,这三种内容要点的不同组合涵盖了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如此就能通过对这三种内容要点的存储,来达成对经济业务的记录。可以据此加工出传统的财务报告信息,还可以提供用于管理目的的非财务信息。资源是指企业拥有并能控制的资产,如企业的商品、机器、设施、不动产等。事件是指对资源变动产生影响的经济活动,如付出资源、收到资源、资源价值变化等。参与者是指参与上述事件的人或部门,他们可以是来自企业内部的业务职员或部门,也可以是企业外部的供货商或顾客等,这需要依据不一样的业务种类来确定。由此推论,凭证的内容要点也应该包含这三种,如凭证种类可以指明经济业务的事件(如付款)、凭证涉及的资源及其价值(如银行存款及其金额)、凭证涉及的参与者(如收款人、经办人)等。对经济业务内容的剖析,可以为原始凭证的规范化和原始凭证库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可以统一数据口径,便于数据的归类、存储、加工和借助。
原始凭证的规范化为自动接收数据并加工成会计信息提供了首要条件。在传统会计方法下,编制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的一项要紧技术,也是会计步骤中的一个要紧过程。原始凭证是会计步骤的开端和基础,后面所有些步骤都要环环相扣地与原始凭证维持一致。
在手工条件下,为维持这种一致性,就有了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的会计办法,这类办法在保证会计信息水平的同时却减少了会计效率。现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已经可以保证从记账凭证到会计账簿再到会计报表的一致,但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这一环节仍是人工完成,换句话说,怎么样从原始凭证自动加工成会计信息,成为妨碍会计工作效率提升的一大瓶颈。原始凭证的规范化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计算机可以直接从原始凭证读取数据而不需人工干涉,会计步骤得以简化,只须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就能准时、准确地获得会计信息。
原始凭证录入方法的改变不只能提升会计工作效率,还能拓展信息的用法范围。原始凭证所包括的信息不只有会计所关注的价值信息,还有数目信息、责任人信息等,所以原始凭证的借助并不仅仅是在会计上,而应为企业管理的每个方面所应用。只不过因为传统纸介质载体形式下,遭到建账和记账工作量的限制,很多有用的信息因不可以进入企业管理信息管理软件而丢失了。电子原始凭证内容达成自动传递后,改变了用键盘输入凭证的方法,比较容易达成凭证全部内容的传递和集中存储,这就能充分借助原始凭证上的所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大全、加工,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需要。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