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继续教育 > 自考资讯 >

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笔记(20世纪文学之三)

网友分享 221751

分享


第十一章 20世纪文学(三)

20世纪后半期的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进步情况:

一 存在主义文学

术语讲解

存在主义文学:

1存在主义滥觞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战后达到进步的顶峰。它是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盛行全球的一种文学时尚。

2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关系密切。存在主义文学的特点是理性多于形象;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生活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

3“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

4艺术上,第1、存在主义文学寓哲理于形象中。第2、不拘一格地运用表现手法,传统的和现代的并用。

5存在主义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波伏瓦、梅勒。

加缪的主要作品:《局外人》、《鼠疫》

理解后简答卷

简析《局外人》的现代意识。

《局外人》是20世纪存在主义作家加缪创作的。

1《局外人》是反映“荒谬世界荒谬感情”的典型的存在主义作品。局外人莫尔索对所有都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面孔,说了很多无所谓的话,做了很多无所谓的事,萌生了很多无所谓的念头,但他一直处于矛盾之中。

2莫尔索那些介于“有所谓”和“无所谓”、“局内人”和“局外人”之间的表现,是一种在荒谬世界无可奈何的表现,也是对现实恶权势的揭露。

3作者以“局外人”为题,正意反说,包括辛辣的讽刺。莫尔索荒谬言行和心理,说明他是消极地对抗荒谬社会的真的的局内人。

波伏瓦:(法国女作家)《女客》、《第二性》

二 荒诞派戏剧

术语讲解

荒诞派戏剧:

(1)荒诞派戏剧是本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飞速盛行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 统戏剧流派。

(2)荒诞派于1962年由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写的《荒诞派戏剧》而得名。

(3)荒诞派戏剧有以下特点:

1荒诞、抽象的主题。

2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

3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

(4)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品特、阿尔比、贝克特。

三 新小说派:以物代人,创立纯粹写物的风格。

法国女作家萨洛特:第一个写新小说

西蒙:有“新小说派之父”之称。成名作:《风》(198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罗布—格里耶:新小说派的旗手,也是国际笔会推选出来的当代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小说《窥视者》:获法国1995年的“评论家奖”。

代表作:《橡皮》

四 “黑色幽默”

术语讲解

黑色幽默:

1“黑色幽默”是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一个《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

2“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办法。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为了一种展示绝望的幽默。西方评论家把它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

3黑色幽默的艺术特点:是一种哭笑不能的幽默:“反英雄”式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具备含义性。

4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勒,被觉得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

其它作家:

冯尼格特:代表作《第五号屠场》

品钦:《万有引力之虹》

五 魔幻现实主义

术语讲解

魔幻现实主义:

1魔幻现实主义指的是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

2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办法。魔幻是渠道,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第一在拉丁美洲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人是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

3真的成熟的标志是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

4本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以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

六 “垮掉的一代”

代表作家:

杰克。凯鲁阿克:《小城镇与大都会》

金斯堡:《嚎叫》

萨特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小说家、剧作家、文静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存在主义的领袖,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

理论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小说:

《恶心》:使用的是日记体、自叙体。主人公年轻人历史学家洛根丁

《墙》:存在主义的化身伊比埃塔

三部曲长篇小说《自由的道路》包含《理性的年代》、《延缓》、《心灵之死》

术语讲解

“处境剧”

1 20世纪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的存在主义戏剧不同于传统戏剧的最大特征,就是“处境”二字。它给人提供肯定的环境,叫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选择我们的行动,造就我们的本质,表现我们的性格和命。

2萨特把我们的戏剧称之为“处境剧”,也有人称之为“自由剧”。

萨特的处境剧共有11部:

《苍蝇》:取材于古希腊戏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三部曲《俄瑞斯忒斯》中的第三部《报仇神》。苍蝇象征邪恶。

《毕恭毕敬的妓女》:一部反种族主义的剧本。体现了作家“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倡导。

《禁闭》:主要人物是三个鬼魂—一男二女:加尔森(男)、伊内丝和艾丝黛尔

理解后简答卷

简析《禁闭》的主要思想内容。

20世纪存在主义代表作家萨特创作的“处境剧”《禁闭》,是一出哲理意味非常浓的名剧。它的主要思想内容有:

1该剧描写的是三个鬼魂生前都有一段不光彩的历程,为非作歹。死后在地狱里继续作奸犯科,不能安宁。他们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彼此猜疑忌恨,相互妨碍牵制,哪个也不可以如愿。

2他们在一块时,每一个人都能置他们于痛苦境地,每一个人都成了他们的地狱。

3地狱事实上是作者所熟知的资本主义社会,地狱中鬼魂与鬼魂的争斗和利害冲突,象征着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畸形关系。“别人就是地狱”成为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句名言。

以《死无葬身之地》为例简析“处境剧”的特点。

1处境剧的特征:萨特的存在主义戏剧不同于传统戏剧的最大特征,就是“处境”二字。它给人物提供肯定的环境,叫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选择我们的行动,造就我们的本质,表现我们的性格和命。

2 在《死无葬身之地》中萨特叫人置身在最艰难的情境中,即面临生与死的考验,让他们“自由选择”,我们的道路。
5个游击队员抵抗暴力,维护民族和人格尊严,宁死不当叛徒,决不出卖同志。游击队员们并不是生就的英雄,只不过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而“自由选择”了我们的“本质”,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达成了我们的选择并确定了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简析《死无葬身之地》的艺术特点。

萨特的处境剧《死无葬身之地》艺术特征很鲜明:

1现实主义成分较突出,算得上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2又是一部典型的存在主义“处境剧”。剧中通过几次波澜的设计,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要紧看法,人物在特定处境中选择了自己的生活道路。

3场景和对话要而不繁,简短有力,既有戏剧性,有意味深长。

贝克特 (爱尔兰)

20世纪50年代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荣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

被评论家誉为20世纪的杰作的是:

长篇小说三部曲《马洛伊》、《马洛伊之死》、《无名的人》

成名作:《等待戈多》

独幕剧:《剧终》

两幕剧《啊!美好的日子》:剧本突出表现了人的精神麻木。

理解后简答卷

简述《等待戈多》的主题

《等待戈多》是20世纪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的成名作。

1《等待戈多》是一部反传统、反理性的剧作。呈目前大家面前的是一个非理性的世界。

2剧本通过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而又毫无期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生活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期望改变我们的生活处境但又很难达成的绝望心理。

以《等待戈多》为例说明荒诞剧的主要特点。

1荒诞剧的主要特点有:荒诞、抽象的主题;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

2《等待戈多》中完全抛弃了传统戏剧的情节结构,有意将生活撕成毫无内在联系的断片碎块。从表面上看,根本没戏,但这不可思议的东西却恰恰是《等待戈多》独特的艺术手法。作者使用的这种“荒诞”的艺术形式,正好表现出现代西方社会正历程着很难克服的精神危机。

3剧用途“直喻”的办法强化了“纯粹戏剧性”。作者通过非理性的夸张,借助各种舞台方法让舞台形象、灯光、道具“说话”,把内在的思想变为视觉形象,以达到使人物感情外化的目的。

海勒 (美国)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作家,被觉得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

主要作品:

《出了问题》:主人公斯洛克姆是一家大企业的经理。

《像戈尔德一样好》:大家把混乱当成了秩序,把不正常当成了正常。主人公:犹太后裔的常识分子布鲁斯。戈尔德。

《第二十二条军规》:西方评论界之誉为“60年代最好的一部小说”,主人公尤索林。

理解后简答卷

简析《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思想内涵。

1 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代表作家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通过尤索林的遭遇,反映了战争和官僚机器的疯狂、荒诞,并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达到一种形而上的艺术境界。

2第二十二条军规本身是一种“高度的抽象和集中,象征着冥冥中统治世界的神秘力量,变化无常,让人莫测高深”。它的本质就是它是一个圈套。

3这条军规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圈套,是一个永远没办法摆脱的困境。

简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尤索林的形象。

1 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代表作家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人公尤索林是一个浸透着存在主义意识的“反英雄”形象,身兼批判现实的积极原因和取消斗争的消极原因。

2尤索林是荒诞与疯狂社会中的清醒者。亲眼目睹的很多事实,促进他进行痛苦的考虑。他有肯定的社会意识和正义感。对于疯狂的世界,他一直进行着道义的评判。

3因为他在本质上是极端个人主义者,因此,在保存我们的过程中变得胆小怕事。

4尤索林信仰的丧失,理想的落空,英雄气概的消亡,都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日趋衰败并日渐走向衰亡。

简述《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艺术特点。

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在艺术上典型地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特征。

1小说结构散乱。作者使用的是一类型似戏剧“人像展览式”的结构。

2从叙述方法上看,全书只不过以若干小故事小情节若断若续地进行拼帖,而没一个贯穿首尾的故事情节。

3小说是一出疯狂的喜剧。喜剧成效中又透着黑色,对死亡的恐惧、对疯狂世界的绝望态度,都使人心情沉重。

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

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

主要作品:

第一篇简短小说:《第三次忍耐》

简短小说:《周末后的一天》

中篇小说《枯枝败叶》:有人把这部小说看成是《百年孤独》的前身。

简短小说集《格兰德大妈的葬礼》:用夸张的笔调揭露了拉丁美洲的独裁统治。

中篇小说《恶时辰》:写一个城镇因为出现揭人隐私和诽谤其他人的匿名帖子而酿成的悲剧。

第一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作品写了西班牙移民的后代布恩蒂亚家族的兴衰与马孔多由发展到兴盛、第三毁灭的历史。

第二部长篇小说:《父母的没落》

中篇小说《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讲述了一个因为谣传和猜测导致无辜者惨遭杀害的故事。

第三部长篇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

理解后简答卷

简析《百年孤独》的思想内容及作品的含义。

20世纪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马尔克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主要表现的是“拉丁美洲的孤独”。

1作家力图通过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生活和历程与马孔多由发展、进步到毁灭,写出哥伦比亚及整个拉丁美洲愚昧落后、与世隔绝和被殖民入侵的屈辱历史,从而启发大家考虑:导致马孔多百年孤独是什么原因什么?如何才能彻底摆脱这种孤独?

2作品通过马孔多的变迁和布恩蒂亚家庭的历程,揭露和批判了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和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预示了拉美人民将告别愚昧、孤独,走向觉醒与文明。

简述《百年孤独》的艺术特点。

1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作家把现实与神话、传闻、梦幻杂糅在奇异多变的情节进步之中,打破客观世界与主观人间与鬼蜮的界限。

2象征、暗示手法的很多运用。

如俏女孩象征不可侵犯的美;带猪尾巴的孩子象征新老殖民主义和独裁者奴役下的畸形社会;大风暴象征不可战胜的具备强大生命力的新生力量。

理解后简答卷

举例说明“卡夫卡式”的艺术特点。

1、 荒诞下的细节真实。如《生死不明的人》卡尔的遭遇,揭示西方生活存状况;《诉讼》每一个细节都看上去比较荒诞和不可思义;《城堡》、《美国》、《诉讼》被叫做“孤独三部曲”都贯穿着社会批判主题,正由于这一主题所以细节就比较真实。

2、 怪诞:《变形记》中人变成了甲虫,引起其他人的讨厌,最后产生了消灭我们的决心,虽然情节看上去怪诞、奇怪,但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欲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表现了人的“异化”。

3、 象征:《城堡》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统治机构的缩影、神秘、异化力量的象征。

4、 自传色彩:卡夫卡从小在家遭到压抑、胆小脆弱,又追求美好,但却常常失败,内心幻想浓重;《地洞》中表现小人物胆小心理,权威不可抗拒,障碍不可克服,孤独不可忍受,真理不可追求。

剖析比较题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和《玩偶之家》中的娜拉的形象比较。

《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的俄国是个封建农奴专制的社会;《玩偶之家》是19世纪挪威作家易卜生创作的社会问题剧,当时的社会已遭到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

相同处:

1都是反抗社会的典型,但都局限于个人解放。

2都需要妇女性格的独立,追求个性解放。

安娜:公开非婚姻的爱情,反对虚伪。娜拉:独立借款、还款,独立承认冒名签字的责任,不愿作老公的玩偶。

异同处:

1反抗社会所达到的高度不同。

安娜:局限于道德、婚姻,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后,付出了代价(如遭社会的谴责;失去了孩子。)但体验了爱情的欢乐。安娜对社会的总结是“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娜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法律、道德、宗教全方位的批判。(如娜拉说:“对于法律我要想想是否正确,难道法律不允许女儿爱爸爸,老婆救老公。”)

2两人所同意的思潮不同。

安娜:同意的是爱情至上的思潮。所以渥伦斯基对她冷淡后,她表现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娜拉:同意的是个人解放思想的影响。所以她要离开“玩偶之家”,娜拉的的出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考虑。

3结局不同。

安娜:最后死亡,缘由是封建社会不可以容忍安娜公开与老公决裂和不“体面”的行为。另一缘由是由于安娜自己性格的矛盾,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后她有一种负罪感,时时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因此只能以死来结束生命。

娜拉:出走,她不会走向死亡,在个性解放的呼吁愈加强烈的社会里,娜拉的结局遭到更多人的同情。

《高老头》中的葛朗台和《死魂灵》中的泼留浠金的形象比较。

相同处:

1不同国度的吝啬鬼在剥削办法上一样。

葛朗台:从农业资本家进步到工业资本家,葛朗台的发迹是打造在压迫农民的基础之上的。

泼留浠金:是农奴主,不管农奴的收获怎么样都要农奴复一样的苦役。

2吝啬的程度是一样的。

葛朗台:对亲情都是用资金来衡量的。(如只懂用资金来培养女儿对爸爸的爱。)

泼留浠金:吝啬的惊人女儿来看他,他只给外孙一颗纽扣玩。他的吝啬还表目前他的日常,穿的像乞丐。

异同处:

1剥削的方法不同。

葛朗台:资本剥削的方法,了解在资本的流通中得到收益。

泼留浠金:原始、古老的农奴剥削方法,不会进一步进步生产;残酷的对待农奴,我们的房屋充满霉味,田地里长满荒草。

2剥削的程度不同。

葛朗台:可以推进生产力的进步。

泼留浠金:野蛮的剥削农奴,以致农奴惨死。农奴没自由,对生产不有兴趣,自己也变成财富的奴隶。

3剥削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不同。

葛朗台:进步了我们的财富,同时也对小镇的进步起到推进有哪些用途。

泼留浠金:妨碍了生产力的进步,势必被扫去垃圾堆。

意义:

1两个吝啬鬼的典型说明农奴剥削规范在俄国势必被推翻。

2两人尽管有差异,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剥削者的不朽典型,对人类都有非常高的认识和审美价值。

AD位1

相关推荐

法相千变,形形色色,近在眼前人不识是什么生肖,精准解释落实

传统文化

高山仰止,可望难即,满天神佛何处觅指是什么生肖,精准解答精准落实

传统文化

何处飞来鸿双影代表最佳生肖,解释词语落实释义

传统文化

”无可非难”指最佳生肖,释义词语落实解释

传统文化

一言之词五可中,码有码路三四条的最佳生肖什么,解释释义落实词语

传统文化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来宾自考有哪些学习技巧?

下一篇: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笔记(东方文学之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