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设计 > 地理教案设计 >

《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导学案

网友分享 128634

分享

《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导学案

专题六、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考纲点击】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地壳物质循环过程。3.造成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
【构建知识体系】

考点一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运动
1. 地壳物质循环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典例1,、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图示①②③④四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
①沉积岩 ②侵入岩 ③变质岩 ④岩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  )
a.①―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⑤
考点二 内力作用与地貌
1.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其判断方法及相应关系如下: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判断方法
形态
岩层一般
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
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岩层的新
老关系 
中心岩层
较老,两翼
岩层较新
中心岩层
较新,两翼
岩层较老
图示


构造地貌
未侵蚀
地貌 
常形成山岭
(内力作用)
常形成,谷地
或盆地(内
力作用)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形成
侵蚀后
地貌
背斜顶,部受
张力作用,
岩石破碎常
被侵蚀成谷
地(外力作用)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外力作用)
图示

,典例2, 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

a.搬运作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2.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典例3,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

7页,当前第11234567
AD位1

相关推荐

高山仰止,可望难即,满天神佛何处觅指是什么生肖,精准解答精准落实

传统文化

法相千变,形形色色,近在眼前人不识是什么生肖,精准解释落实

传统文化

何处飞来鸿双影代表最佳生肖,解释词语落实释义

传统文化

”无可非难”指最佳生肖,释义词语落实解释

传统文化

一言之词五可中,码有码路三四条的最佳生肖什么,解释释义落实词语

传统文化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第六单元 6.4 城市化 教学设计

下一篇: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