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设计 > 历史教案设计 >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精选2篇)

网友分享 120761

分享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精选2篇)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篇1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学习目标】

  目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汉武帝的“贤良对策” 产生的社会背景;方式及作用 通过学习“举贤良”、新儒家思想的主张及历史地位,理解“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过程。 通过对本课“举贤良”、新儒家思想的主张及历史地位,“独尊儒术”的学习,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为西汉中央集权的巩固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这集中体现了辩证法思想中社会存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

  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简介;主要的思想主张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独尊儒术”的措施及的作用 【学习重点】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独尊儒术”的措施 【学习难点】 对新儒学思想主张及“独尊儒术”的理解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学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感悟思考】儒家思想是怎样成为正统思想的? 自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之后,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善,也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到了汉代为了适应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并付诸实施,从此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 【知识梳理】 一、汉武帝的“贤良对策” 1、背景:⑴儒学的坎坷历程  蔚然大宗―遭到打击―逐渐复苏 ⑵西汉前期对人才的重视:汉高祖和汉文帝曾下令招贤 ⑶鼎盛时期的社会问题:边境不宁,王国势力依旧威胁中央,阶级矛盾激化 2、经过:                                                                         3、作用⑴发掘了 ⑵有力推动了                                                                     一、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              董仲舒的历史地位:                                                              2、              儒学体系的形成:                                                               3、              主要思想: (1)    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               ”和“                  ”主张 (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             ”、“          ”、“             ” (3)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           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4)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                                           ” 二、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              汉武帝全面肯定新儒学的措施 (1)  起用                                               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 (2)      兴办            (3)      在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                            。 (4)                                              成为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             结果                                                                         【问题探究】如何正确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③“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确实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对今天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至于“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因为古今时代背景不同,社会发展不同,就需要区别对待。今天,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小农经济必将向大农业经济迈进,正确引导这种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而不能一概套用“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的主张。④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扬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 【难点突破】 董仲舒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概述:“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你认为这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看法方面:是西汉封建政治大一统局面对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需要。影响方面:弘扬了儒家学说,使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发展,阻滞了学术文化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思路引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的社会背景,两千年的儒家思想统治局面和社会作用。 答案提示: ①看法:“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可见当时各种思想学派纷呈,已经发展到不利于封建统治的地步。非常需要从思想方面统一人们的认识,以适合封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就杜绝了百家之说,用儒家思想统一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其中把百家之说称为“异说”“邪辟之说”是错误的,无非是为罢黜百家提供“合法”的理由。其结果的负面作用是西汉刚刚复萌的各种学术思想尚未形成的争鸣局面就遭到了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的第二次扼杀。②对后世的影响:正面有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极其深远。但是,它的负面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明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 教学资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75">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篇2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学习目标】

  目标 内   容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汉武帝的“贤良对策”产生的社会背景;方式及作用通过学习“举贤良”、新儒家思想的主张及历史地位,理解“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过程。通过对本课“举贤良”、新儒家思想的主张及历史地位,“独尊儒术”的学习,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为西汉中央集权的巩固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这集中体现了辩证法思想中社会存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

  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简介;主要的思想主张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独尊儒术”的措施及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独尊儒术”的措施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及“独尊儒术”的理解【自主学习】一、汉武帝的“贤良对策”1、背景:⑴儒学的坎坷历程  蔚然大宗―遭到打击―逐渐复苏⑵西汉前期对人才的重视:汉高祖和汉文帝曾下令招贤⑶鼎盛时期的社会问题:边境不宁,王国势力依旧威胁中央,阶级矛盾激化2、经过:                                                                        3、作用⑴发掘了⑵有力推动了                                                                     一、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1、              董仲舒的历史地位:                                                              2、              儒学体系的形成:                                                              3、              主要思想:(1)    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               ”和“                  ”主张(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             ”、“          ”、“             ”(3)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           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4)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                       ”二、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              汉武帝全面肯定新儒学的措施(1)  起用                                  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2)      兴办            (3)      在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                           。(4)                                  成为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2、 结果                                                                        【问题探究】   儒家思想是怎样成为正统思想的?

AD位1

相关推荐

高山仰止,可望难即,满天神佛何处觅指是什么生肖,精准解答精准落实

传统文化

法相千变,形形色色,近在眼前人不识是什么生肖,精准解释落实

传统文化

何处飞来鸿双影代表最佳生肖,解释词语落实释义

传统文化

”无可非难”指最佳生肖,释义词语落实解释

传统文化

一言之词五可中,码有码路三四条的最佳生肖什么,解释释义落实词语

传统文化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第二单元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通用2篇)

下一篇:第3课 明治维新(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