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设计 > 历史教案设计 >

探究・活动案例《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前言(精选2篇)

网友分享 119994

分享

探究・活动案例《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前言(精选2篇)

探究・活动案例《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前言 篇1

  新的课程改革,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也给广大教师提出了一系列亟待研究的课题。

  进入新课程实验之后,教师们深入研究新的《课程标准》,转换思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使各科教学的局面耳目一新。但也有部分教师感觉新课标提出的一些理念,付诸实践难度较大。特别是有关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理念,实践中缺乏足资借鉴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用案例。

  本轮课程改革的重大变化之一,是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与具体化。新课标用三个层次七项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了传统的三个层次三项目标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与思想教育”。其中,“过程与方法”成为课程教学目标,还是第一次。制定这一目标的基本理念,在新课标里已有清晰的表述。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如何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等等。这些是广大参与新课程实验的一线教师特别关心的问题。他们各显神通,为解决这些问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智慧,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他们设计编写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案例,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我们从中挑选了很小的一部分,编成这套《探究・活动案例》丛书,供实验阶段的一线教师参考。这些案例,大多可直接或略经改造后用于教学,少量的可能不宜完全照搬,但其思路定有可资借鉴之处。

  丛书面世之后,恳请广大教师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并将您设计的精彩案例奉献给我们,让再版后的本套丛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余桂元

探究・活动案例《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前言 篇2

  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一、课标内容:

  1.知道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秦王扫六合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2.难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与作用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师: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割据混战,不断兼并,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的统一,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由诸侯割据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那么,在七国中,哪一个诸侯国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呢?(生答: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秦是怎样统一中国的。

  (新知教学)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分组讨论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生:各组推出代表回答问题。

  师:综合学生回答的要点作出点评归纳总结。

  2.秦统一的经过

  师:秦王嬴政亲政后,开始周密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一方面用贿买、离间等手段,分化瓦解六国,另一方面实行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各个击破。(多媒体展示战国形势图和秦灭六国的经过,重点要求学生记住三个要点:(1)人物:嬴政;(2)时间:公元前221年;(3)都城:咸阳。)

  师:公元前221年,秦尽灭六国,实现了统一,偏处西方一隅的秦国历史结束了,统一的秦朝的历史开始了。这是旷古未有的伟大创举,对我国历史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3.秦统一的意义

  师:同学们请回答秦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生:各组学生积极回答,相互补充,共同完善。

  师:归纳总结,安排学生讨论:你能否描绘一下课本上嬴政的画像?秦统一是嬴政一个人的功劳吗?

  生答师补充:联系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指出,秦王嬴政的功劳只是实现统一的因素之一,秦统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秦王嬴政顺应历史潮流,在完成统一中所起的作用,应给予充分肯定。

  师:以上我们探讨了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条件、经过和意义,那么,下面我们来探讨秦始皇统一中国与我们今天解决中国台湾问题有什么联系?(教师指导学生从统一对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今天我们解决中国台湾问题的方式方法等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师过渡:秦王嬴政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了统一之后,为巩固统一制订和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下面,分别请四个组的同学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行归纳总结。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第一组学生探究讨论)

  师:指导第一组学生阅读课文,和学生探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并向学生依次提出下列问题。

  1.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生:看书归纳出皇帝制、三公制、郡县制。

  2.嬴政为何自称皇帝?为何被称为秦始皇?

  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3.“三公”是指什么?各自的职权范围是什么?

  生:根据课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回答。

  4.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不同?

  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西周分封制的知识与郡县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5.这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其中,哪项措施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生:从这套制度对当时以及以后的封建王朝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角度来讨论回答,并说明今天我国的县级地方行政机构是对秦朝郡县制的沿用。

  6.这套制度的建立属于哪个方面的措施?

  生:回答政治方面。

  师过渡: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但战国以来,各国文字、货币、度量衡各不相同,相当混乱,这不仅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造成极大不便,还影响到国家政治上统一的巩固。

  三、书同文,车同轨(第二组学生探究讨论)

  1.书同文,车同轨”这一个主题讲述的内容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什么方面采取的措施?

  生:文化经济方面。

  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生:统一文字。

  3.秦始皇是怎样统一文字的?多媒体展示各国文字的不同及秦统一文字的过程。

  生归纳:秦朝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还允许通用隶书。

  4.中国的汉字从出现到秦朝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生答师补充: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5.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多媒体展示资料。

  生互相补充: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等。

  6.为什么秦朝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

  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说明。

  7.假如秦始皇没有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秦朝会是怎样一种社会状况?

  生:畅所欲言,思想活跃。

  8.这些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归纳: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师过渡:秦始皇完成统一后不久,出现了两起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焚书”和“坑儒”。

  四、焚书坑儒(第三组学生探究讨论)

  1.“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什么方面采取的措施?

  生:思想方面。

  2.什么是“焚书坑儒”?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阅读课文讲述故事。

  3.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加强思想控制。

  4.“焚书坑儒”造成的后果怎样?

  生答师补充:秦始皇采用的是极其粗暴野蛮的手段来维护他至高无上的权威,其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许多儒生被杀,严重地影响了春秋战国以来学术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风气。

  师过渡:万里长城是世界奇迹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成就之一。

  五、修筑万里长城(第四组学生探究讨论)

  师:多媒体展示秦长城示意图,说明秦长城与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不同,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朝修筑的。

  1.这一主题讲述的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哪个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有什么要点?

  生归纳:民族关系方面。“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越族凿灵渠”。

  2.识读《秦朝疆域图》指出秦长城的起止点在哪里?

  生: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3.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

  生:介绍匈奴族的历史,指出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

  4.万里长城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象征,但修筑它需要大量劳力夜以继日超负荷的劳动,劳工不堪苦累,无数人惨死在长城脚下,也为我们留下孟姜女哭长城的千古绝唱。哪个同学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秦始皇修长城的什么看法?你的见解如何?

  生:畅所欲言,归纳长城所起到的作用以及秦始皇的暴政。

  5.桂林兴安境内有一个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是什么?

  生:灵渠。

  6.秦始皇为什么要派人开凿灵渠?灵渠的开凿有何作用?

  生答师补充:灵渠的开凿对桂林有着重大意义,建议学生去灵渠实地旅游考察,了解灵渠在今天发挥的功能以及如何进一步开发灵渠的旅游资源,以此培养学生爱我家乡的意识。

  7.秦朝疆域的四至分别是哪里?

  生:展示有关秦朝疆域的口诀或示意图的小制作。

  (小结)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的统一,最终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强大的秦帝国。

  (课堂活动)评价秦始皇

  教师介绍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客观、全面、一分为二。学生讨论秦始皇的功与过,并在课后写成小论文。

  十、板书设计

  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2.秦统一的过程

  3.秦统一的意义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2.在中央设“三公”

  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三、书同文,车同轨

  1.统一文字

  2.统一货币

  3.统一度量衡

  4.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四、焚书坑儒

  五、修筑万里长城

  1.北击匈奴修长城

  2.南征越族凿灵渠

  3.秦朝的疆域

AD位1

相关推荐

高山仰止,可望难即,满天神佛何处觅指是什么生肖,精准解答精准落实

传统文化

法相千变,形形色色,近在眼前人不识是什么生肖,精准解释落实

传统文化

何处飞来鸿双影代表最佳生肖,解释词语落实释义

传统文化

”无可非难”指最佳生肖,释义词语落实解释

传统文化

一言之词五可中,码有码路三四条的最佳生肖什么,解释释义落实词语

传统文化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洋务运动(通用16篇)

下一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11课导学案(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