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设计 >

单式折线统计图(精选3篇)

网友分享 112889

分享

单式折线统计图(精选3篇)

单式折线统计图 篇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64页―65页

  教学目标 :

  1、认识及其特点,了解制作的一般方法。

  2、会在有横轴和纵轴的方格图上根据数量多少描点、连线。

  3、看懂,能根据中数据及其变化情况作数量的简单分析。

  4、体会统计在生活里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培养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看懂,能根据中数据及其变化情况作简单分析。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收集一至五年级第二学期自己的体重情况,并制成统计表;

  2、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画有横轴和纵轴的方格图;3、制作本节课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辅垫

  教师叙述:小明是一个气象爱好者,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认真地收集了2000年每个月的降水量,并把收集来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多媒体出示64页统计表)。

  教师叙述:小明为了比较形象具体地把收集来的数据表示出来,他把收集来的数据制成了这样一幅统计图――(多媒体出示根据第64页例题制作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问: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

  它用什么表示每个月的降水量的?有什么特点?

  二、初步认识,引入新课

  1、教师叙述:后来,小明把它改成这样一幅统计图――(多媒体出示例题)

  问:这幅统计图与刚才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指导学生看懂图中每个月的降水量是多少,弄清折线上升、下降与数量变化的关系)

  2、揭示课题

  这幅统计图叫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三、制作折线统计图,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1、师生共同制作图

  (1) 师生共同边说教师边用多媒体演示至画好横轴、纵轴、网格后的图。

  (2) 针对一月和二月的降水量,让学生说说如何描点?(学生说,教师用多媒体演示。)

  (3) 问:怎样连线?(突出“顺次”,教师用多媒体演示连线过程。)

  (4) 制好后检查。

  2、指导学生看图

  问:从这幅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相邻两个月之间,哪两个月之间的降水量上升得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降水量下降得最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归纳的特点

  请你说出的特点。

  指出: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板书:特点:表示数量的多少;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问:小明为了表示2000年降水量变化的情况选用哪一幅统计图比较好?

  教师叙述:所以小明把这幅折线统计图寄给了当地的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为当地的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一点依据。我们也要学习小明,小能人做大事,用自己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这祖国的发展作点贡献。

  四、巩固练习

  1、(1)根据自己收集的一至五年级第二学期的体重制成折线统计图。

  (2)画完后相互交换检查。

  (3)同桌根据自己制成的折线统计图相互说说自己的体重变化情况。

  (4)到实物展示台前展示自己画的折线统计图,并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信息。

  2、教师叙述:小红生病了,在今年6月7―9日住进了医院。医院每隔4小时给她量一次体温并把制成了折线统计图。(多媒体出示66页第一题图)

  (1) 指导学生看图。

  (2)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3) 这幅折线统计图与我们前面见到的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指出: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折线统计图。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深化拓展

  教师叙述:我是育才文具店的老板,你们都是我的员工。我收集了本店二至九月钢笔销售的情况,并制成了折线统计图。(多媒体出示图)进货多了,我怕卖不掉,积压资金;进货少了,我又怕不够卖,赚钱少了。请你根据图帮我预测一下十月份我该进多少支钢笔比较合适?

  (1) 学生先独立分析。分析完后口答,并说明理由。

  (2) 指出:这要用到更为复杂的统计,比如市场调查等等。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开展讨论研究,组织关于这方面内容的一次数学课外活动。如果活动开展得好,我将给你加薪――给平时成绩加分。

单式折线统计图 篇2

  预设目标: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难点,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今天我们要它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可以清楚而直接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例如,某玩具厂XX年上半年产量情况如下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1)图中统计的内容是什么?

  (2)哪个月的产量最低?哪个月的产量最高?

  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

  1、讨论统计图的制作步骤。

  (1)学生回忆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月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产量(万只)

  2、5

  2、8

  3、8

  4、5

  3、5

  3

  。

  (2)找出制作折线统计图与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不同之处。

  2、制作条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归纳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步骤,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1)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横向射线上确定表示月份的竖线之间的间隔,画出与之垂直的竖线;在纵向射线上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3)根据数据的大小,在图上描出各点。

  (4)用线段把这些点连起来,就成了折线统计图。

  三、小结

  1、看书回忆,学生小结 。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

  五、布置作业

  1、练习二十六的第2、3题。在方格纸上制作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 篇3

  教学内容:教材第64~65页,简单的统计(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2、能深切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 ,能根据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投影出示例题的统计表。

  2、分析统计表:

  师: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吗?

  3、揭示课题:

  教师边指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

  师: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预测学生能说到是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不知道,可由教师揭示,并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

  1、探究特征,感悟优势:

  师: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

  那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降水量的变化请况。)

  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

  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追问:你能从图上看出哪两个月间的降水量上升(下降)的最快、哪两个月间降水量上升(下降)的最慢吗?

  师:你认为折线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联系生活举例:

  你有没有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见到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根据学生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3、了解结构:

  师:既然折线统计图这样容易反映一些数据的变化情况,那我们是否需要了解一下它的结构呢?

  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呢,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名称,在介绍名称时明确其作用、画图时注意点。

  三、制作统计图:

  1、 完成p65“练一练”

  2、同桌互相检查并纠错。

  3、实物投影展示好的作品。

  四、巩固练习

  1、回答书上66页的第1题。

  2、完成书上66页第2题。

  1) 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平均每个季度的产值是多少万元?

  平均每个月的产值是多少万元?

  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多少万元?增产几分之几?

  ……

  3、完成书上67页的第3题

  4、完成新《补充读本》p65页第4题。

  五、课后完成

  1、完成书上67页第4题

  2、把你本周的数学作业分数制成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和打算?

AD位1

相关推荐

”无可非难”指最佳生肖,释义词语落实解释

传统文化

今期猪虎龙出特,四十结伴九难寻是猜一最佳准确生肖,释义落实成语作答解释

传统文化

时望所归代表什么生肖,猜打一最佳生肖解释释义词语

传统文化

2025年全国部分省市小学及初高中寒假校历(必看)

动态要闻

2025年河南多地期末考试时间(必看)

动态要闻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认识百分数教案(精选10篇)

下一篇:北师大六年级上《圆的认识》第二课时设计(精选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