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设计 > 历史教案设计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2

网友分享 104668

分享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念。

2.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

3.掌握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4.理解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

二、德育目标

1.通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

2.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说明它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培养学生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振兴奋斗的决心。

三、能力目标

1.通过总结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所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改革开放实践和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当前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

重点: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的成就

难点: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来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导入新课。

一、经济体制改革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教师首先重点分析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展的原因(结合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生活一直比较贫困,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在毛泽东“没有农民,便没有革命”的理论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人民公社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农村经济改革的过程和的结果重点从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两个方面的措施分析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逐渐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

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重点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难度和改革的重点(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最后教师要求学生以身边的事实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二、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利用课文中的《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向学生介绍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在讲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政治课所学的有关内容理解本目知识。

三、改革开放的成就

关于改革开放的成就。教师要求学生分类整理教材中改革开放的成就,同时展示相关的图片以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

小结

由学生小结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一、经济体制改革

1.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

2.为什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3.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4.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二、对外开放新格局

1.对外开放的含义

2.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三、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

1.农业经济的全面振兴

2.工业的发展

3.对外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



AD位1

相关推荐

”无可非难”指最佳生肖,释义词语落实解释

传统文化

今期猪虎龙出特,四十结伴九难寻是猜一最佳准确生肖,释义落实成语作答解释

传统文化

时望所归代表什么生肖,猜打一最佳生肖解释释义词语

传统文化

2025年全国部分省市小学及初高中寒假校历(必看)

动态要闻

2025年河南多地期末考试时间(必看)

动态要闻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民族团结

下一篇:蒋家王朝的覆灭 教学建议